《周易·易象》与周易的区别
一、《易象》与《周易》的区别:
《易象》是文王、周公演《周易》的核心秘本(观象系辞、益卦演德,穷理尽性),《易象》不传诸侯,只藏于周王室与鲁大史氏。
《周易》即《周易》古经卦爻辞,其直接作用是卜筮。《周易》以其卜筮之用流传诸侯,为《三易》共用的《说卦传》资料附于《周易》之后,作卜筮取象之用。
《礼记·表记》引孔子曰:“夏道尊命,事鬼敬神而远之,……周人尊礼尚施,事鬼敬神而远之”,这说明《周易》与《连山易》存在着传承关系,《大象传》姤卦“后以施命诰四方”、随卦“君子以向晦入宴息”保留了顺从天命的因素,但更多的是在夏人尊天命的基础上加以修德立命的内容。周公正是基于《连山易》的资料创作了《大象传》即《易象》的核心。《易象》不传诸侯,只藏于周王室和鲁国大史氏,直到五百年后,鲁昭公二年(公元前540 年,时孔子12 岁)韩宣子聘鲁才见到《易象》,遂有“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”的赞叹。
二、孔子如何能获得周王室“平天下的秘笈”——《易象》:
孔子晚年尽得鲁大史氏所藏“祝宗卜史、备物典册、文王之书、周公之典与《鲁春秋》”。孔子以此修《诗》《书》,订《礼》《乐》,序《周易》,作《春秋》。
三、子贡所说“夫子之言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也矣”之“性与天道”即《易象》与《周易》:
子贡所说“夫子之言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也矣”,其“性与天道”即孔子晚年归鲁以后学《周易》与《易象》所达到的“絜静精微”、“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”的思想境界,絜静是指至诚的天人合一的哲学(神明)与宗教(斋戒)修养,精微是指严谨的观象系辞的科学(卦象)与数学(爻象)修养,神明、人文与科学、数学在《周易》的修练中达到了统一。
四、《易象》与《易传》的区别:
《易象》所含内容比传本《易传》多,《易象》为《易传》原始文献,孔子68岁归鲁学《易》是指学《易象》,《周易》古经显义为卜筮所用,早年的孔子早已学过。学习《易象》可以发现《周易》的密义“性与天道”、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”的德义。
(一)见于孔子之前的《易象》文献举例:
(二)孔子一生有两次机会接触到《易象》,第一次是五十岁以后,可惜错过了。第二次是晚年68岁以后,孔子利用这最后一次机会倾其全部心血学习《易象》,传承《易传》。
上一篇:周易浅述
下一篇:《周易》—中国诗歌原初状态的萌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