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节日民俗 > 民间习俗 >

那些被遗忘的冬至民间习俗

时间:2014-08-15 11:33:23    作者:星空玄语  点击

农历的十一月二十,是一年一度的“冬至”。在每年阳历的12月21日到23日之间,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冬至。冬至是进入冬季的第四个节气,也是一年来的第22个节气。古人认为,冬至这天“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长之至,故曰‘冬至’”。这也道出来冬至的基本特征:在冬至这天,是北半球夜最长、昼最短的日子。

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:一候蚯蚓结;二候糜角解;三候水泉动。也就是说,自冬至开始,我国北方地区阴气到达极点,而阳气开始复生。只因阳气初生,所以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冬眠,糜也因感阴气渐退而解角,山中的泉水则感应天时流动并且温热。

冬至是中国农历中非常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,俗称冬节、亚岁、贺冬节、消寒节等,与正旦(春节)、端午、中秋并为一年当中的四大节日。由于冬至的重要性,在我国古代农耕社会围绕着冬至形成许多习俗。


据史料记载,周代时曾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,并将这一传统持续到秦汉时代。据唐徐坚《初学记》载:“十一月建子,周之正月。冬至日南极,景(影)极长,阴阳日月万物之始。”冬至因太阳到了南回归线,在北半球这天的光影最长,自冬至日起又一天天北归,因十一月是古代建支“子月”,所以冬至这天被周代人看作是新一年的开始。《汉书》也记载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……”也就是说,古人认为自冬至起,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,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,是大吉之日,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。

在我国古代,素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上至宫廷,下至百姓人家,都对冬至非常重视。从汉代以来,在冬至这天都要举行庆贺仪式,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,君不听政;民间歇市三天,欢度节日,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。南宋著名词人周密在其著作《武林旧事》中记载了南宋从朝廷到民间贺冬仪典的隆重。“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,并如元正仪,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,车马皆华整鲜好,五鼓已填拥杂逞于九街。妇人小儿,服饰华炫,往来如云。……三日之内,店肆皆罢市,垂帘饮博,谓之‘做节’。”由此可见当时人们贺冬(庆祝冬至)的盛况。

在古代,冬至也是团圆喜庆的日子。据蔡云的《吴歈》载:“有几人家挂喜神,匆匆拜节趁清晨。”在冬至这天早晨,百姓人家都要张灯结彩,早起到亲朋好友家拜贺,而且所携礼物也颇贵重。到了冬至这天,也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。冬至当日,北方人团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水饺。冬至这天之所以吃水饺,不仅是因为水饺的美味,据说还因为水饺形似人的耳朵,吃了水饺可以防止冻耳朵。而且水饺又像元宝,冬至吃水饺不仅象征生财,还寓意吉祥美好。北方人吃水饺,南方人也不闲着,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汤圆。汤圆汤圆,团团圆圆,还象征着事事圆圆满满。冬至除了吃水饺、吃汤圆,讲究的人家还宰猪杀羊,佳肴馔味,琼浆美酒,自不待说。还有一些爱面子的人,为了过冬至,竟然把准备过年的钱先花光了,因而冬至还有“肥冬瘦年”的说法。

醉醒堂温馨提示:冬至还是祭天敬祖的日子。《周礼春官·神仕》载:“以冬日至,致天神人鬼。”在唐、宋时期,冬至这天皇帝都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,祈求来年国泰民安,风调雨顺;而百姓人家则要在冬至这天备办饮食,享祀先祖,一来追思先祖荫佑之德,二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,家宅福寿康宁。

备案号:粤ICP备19100337号  版权作者本人所有
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,仅供休闲娱乐,完全免费,请勿迷信,要相信人定胜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