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节日民俗 > 民间习俗 >

民间求吉祥活动

时间:2010-07-12 15:23:41    作者:易道尊者  点击

1、吉祥舞
在云南丽江纳西族,每逢年节都要演一场民间舞蹈,人们称之为“麒麟舞”,此舞蹈分五个场面,每场都含有吉祥寓意。
第一场,先由“阿普寿星”宣布开场,他戴着面具,童颜鹤发、白髯飘飘,寓意寿星出现,吉祥如意。
第二场是彩云出现,花马奔腾,二十来个孩子手提云灯以彩云翻飘的动作绕场一周,以示麟儿齐贺节日快乐。
第三场是“鹿鹤同春”,白鹤伸着脖子,跃上方桌,表演各种动作,梅花鹿时而跳上桌,时而翻下地,动作敏捷,欢快活泼,与白鹤同贺新春。
第四场是“麟凤呈祥”。麒麟的头特大,角上贴有一个“丰”字,颈上拴一个大铜铃,绕场一周后跳上桌子,作“麒麟望月”状,火红的凤凰不断将头一伸一缩,张开翅膀在麒麟身边绕来绕去,表示麟凤呈祥,国泰民安,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
第五场是一对牧民夫妇牵着一头牦牛出场,两人互道吉祥,然后绕场一周,表示牦牛现瑞、六畜兴旺。
舞蹈的道具都是用竹子编制、用棉纸裱糊的,这种融吉祥于娱乐之中的民间舞蹈,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如意的祝福。

2、舞龙灯
舞龙灯,是我国民间普遍存在的传统习俗。每逢年节或盛大的庆祝会,都要舞龙灯,以祈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
灯节始于汉初,盛于唐宋,但“舞龙”的习俗,大概承继于殷周“祭天”的遣风。古代百姓认为龙是海洋的主宰,它威力无穷。因此人们把它做为了农作物的司雨神。民以食为天,百姓们舞龙,意在祈求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
在长期的发展中,人们把龙身做成各种不同样式。最初是舞“草龙”,后来舞“布龙”,现在南方大多用篾竹扎成龙身,北方用秫千扎成龙身,然手糊上纸,染上色彩。把龙身做成一节一节的,在每一节中点燃蜡烛或装上灯泡,下面装上舞者手持的木柄,舞起来活灵活现。龙头由一人高擎,龙身由十几个小伙子高擎翻舞,像一条火龙飞空,耀眼夺目。
各地舞龙的习俗有所不同,四川舞龙的高潮是烧龙,人们称之为“送龙上天”,人们认为这样可以烧掉人们身上的晦气和疾病,得到龙的保佑,获得丰年。烧龙时,人们争抢龙口中含的“宝珠”,送给婚后无子的人,称之为“送宝儿”。湖南衡山地区,每当禾穗初熟时,就舞龙于田间,火龙用草结成,上插香火,边舞边走,祈求驱除虫害,稻谷丰收。

3、舞春牛
我国民间舞龙灯、舞狮灯的地区很普遍,但舞春牛的活动不多见。在侗族民众中就用传统的舞春牛习俗。每年立春之日,人们就做好“春牛”的道具,大都是用细篾编织、纸糊而成,牛身用棉皮做成。然手做一朵大红花挂在牛头上。晚饭后,由两青年手提两个写着“立春”大字的灯笼前引,后面跟着舞春牛的队伍,锣鼓喧天,爆竹齐鸣。队伍绕村寨一周,挨家挨户去舞动,并呼喊“春牛来得早,今年收成好”等吉语,象征春牛把吉祥和丰收的前兆送到各家。村民们都要鸣放爆竹迎接。围观的人一边欢快地鞭打春牛,一边跑到田里捧着稀泥巴往春牛及演员身上甩,演员也手捧泥巴向观众甩,最后,谁身上泥多,象征谁就吉祥、幸福、春耕顺利。

上一篇:讨吉言

下一篇:五花八门的吉祥俗

备案号:粤ICP备19100337号  版权作者本人所有
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,仅供休闲娱乐,完全免费,请勿迷信,要相信人定胜天